在造紙工業(yè)中,紙漿泵負責輸送紙漿、白水等介質,其性能優(yōu)劣直接影響造紙生產的速率與質量。做好紙漿泵的保養(yǎng),正確選型,不僅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降低維修成本,還能生產穩(wěn)定進行。下面將對紙漿泵的保養(yǎng)和選型進行詳細介紹。
一、紙漿泵的保養(yǎng)說明
(一)日常保養(yǎng)
運行狀態(tài)檢查:每次開機前,操作人員應檢查紙漿泵外觀是否有損壞,各連接部位是否穩(wěn)定,管道有無泄漏。運行過程中,要留意泵的振動、噪音、流量和壓力變化。若泵體振動過大,可能是泵軸與電機軸不同心,或軸承磨損嚴重;異常噪音則可能是泵內進入異物,或葉輪與泵殼發(fā)生摩擦。通過觀察流量和壓力儀表,能判斷泵是否正常工作,流量、壓力突然下降,可能是泵內出現堵塞或泄漏。
潤滑系統維護:定期檢查紙漿泵的潤滑系統,確定潤滑油的油位在正常范圍內,油質符合要求。潤滑油不僅能減少機械部件的磨損,還能起到冷卻和密封作用。在高溫、高負荷工況下,潤滑油的消耗會加快,需及時補充。同時,要按照規(guī)定的周期替換潤滑油,防止因油質劣化導致潤滑不良,損壞設備。
清理雜物:紙漿中常含有纖維、砂粒等雜物,這些雜物可能會堵塞泵的進出入口管道和葉輪,影響泵的性能。因此,要定期清理泵體和管道內的雜物,可在泵的進入口處安裝過濾器,過濾掉大顆粒的雜質。此外,停機后應及時清理泵體表面的紙漿殘留,防止紙漿干結,增加清理難度。
(二)定期保養(yǎng)
易損件愈換:紙漿泵的易損件包括葉輪、密封件、軸承等。葉輪在長期輸送紙漿過程中,會因磨損而導致性能下降,當葉輪磨損到一定程度時,應及時替換。密封件的作用是防止泵內介質泄漏,若密封件老化或損壞,會造成介質泄漏,污染環(huán)境,同時影響泵的工作速率。軸承是支撐泵軸轉動的關鍵部件,長期運行后,軸承會出現磨損、松動等問題,需定期檢查并愈換。
泵體和管道檢查:定期檢查泵體和管道的腐蝕情況,是輸送具有腐蝕性紙漿的泵。對于輕微的腐蝕,可以采用防腐涂料進行修補;若腐蝕嚴重,應及時替換受損部件。此外,要檢查管道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,支架是否穩(wěn)定,防止因管道振動或位移對泵體造成損壞。
全部調試:每隔一段時間,對紙漿泵進行全部調試,檢查泵的各項性能指標是否符合要求。通過調試,可及時發(fā)現并解決潛在問題,泵的正常運行。調試內容包括流量、壓力、揚程、功率等參數的測試,以及泵的振動、噪音等運行狀態(tài)的評估。
二、紙漿泵的選型說明
(一)根據紙漿特性選型
紙漿濃度:紙漿濃度是選型的重要依據之一。低濃度紙漿流動性不錯,可選擇結構簡單、流量大的泵,如離心式紙漿泵。離心式紙漿泵具有流量大、揚程高的特點,適用于大規(guī)模紙漿輸送。而高濃度紙漿黏度大,流動性差,需要選擇能夠提供大輸送壓力的泵,如螺桿式紙漿泵。螺桿式紙漿泵通過螺桿的旋轉,將紙漿平穩(wěn)地輸送出去,不易造成紙漿纖維的損傷。
顆粒含量:紙漿中若含有多的顆粒物質,如砂粒、樹皮等,應選擇具有較不錯不怕磨性的泵。例如,采用高鉻鑄鐵葉輪和泵殼的紙漿泵,其性不錯,能抵抗顆粒物質的沖刷。此外,泵的流道設計也應考慮顆粒的通過性,避免顆粒在泵內堵塞。
(二)根據生產工藝要求選型
流量和揚程:根據造紙生產工藝的要求,準確計算所需的流量和揚程。流量不足會導致生產速率低下,而流量過大則會造成能源浪費。揚程不夠,紙漿無法被輸送到指定位置;揚程過高,會增加泵的負荷,降低泵的使用壽命。在選型時,要選擇流量和揚程能夠達到生產需求的泵,并留有相應的余量,以應對生產過程中的波動。
輸送距離和高度:考慮紙漿的輸送距離和高度,選擇適當的泵型。對于長距離、高揚程的輸送,可選擇多級泵或串聯泵,以提升輸送壓力。同時,要考慮管道的阻力損失,正確選擇泵的功率,確定紙漿能夠順利輸送到目的地。
(三)考慮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因素
在選型時,要考慮紙漿泵的能耗和環(huán)保性能。選擇速率不錯節(jié)能的泵型,可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,節(jié)約成本。此外,要選擇符合環(huán)保要求的泵,如低噪聲、低泄漏的泵,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一些新型紙漿泵采用了的設計理念和制造工藝,在提升泵的性能的同時,降低了能耗和噪聲,是理想的選擇。
紙漿泵的保養(yǎng)和選型是造紙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做好日常和定期保養(yǎng)工作,及時發(fā)現并解決設備問題,可延長紙漿泵的使用壽命;根據紙漿特性、生產工藝要求等因素,正確選擇紙漿泵,能提升生產速率,降低生產成本。在實際應用中,企業(yè)應根據自身需求,制定的保養(yǎng)計劃和選型方案,為造紙生產提供穩(wěn)定的設備支持。